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版圖快速擴張,城市人口增長迅速。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出現”超常規“的發展,突出的問題體現在治污截污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生態環境與治理也迫在眉睫。
截止9月1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公布的生態環境與治理的黑臭水體共有1945個。據統計,北京、湖南、廣東、山東、福建和安徽,這6個省份在“城市水環境公眾參與”微信公眾號上的投訴量占據全國的75.4%。
事實上,我國城市水體循環問題歷來是水環境問題的一大“痛點”。今年,洪水侵襲了我國26省1192個縣?!白匀粻顟B下,雨水通過地表土壤滲透作用下滲,或者流到河道里。但在城市建設中,河道被填埋、截斷,或者改成地下河,河道數量越來越少,而地面大部分被硬化,雨水只能排入城市管網。在雨污合流的城市,當暴雨雨量超過合流管道的設計能力時,生態環境與治理過量的混合污水就從管道的溢流設施或者排水泵站溢流到城市水體,造成城市水體水質惡化?!惫姯h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沈蘇南表示。
對公眾來說,Z關心的莫過于身邊的河流何時脫離黑臭,重現清流?!八畻l”中關于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時間表,給人的希望,尤其“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生態環境與治理讓人感覺城市中“親水”的生活似乎近在眼前。然而,在治理的現狀面前,實現這一目標卻顯得十分艱難。
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全國1945個黑臭水體,生態環境與治理大部分還處在治理方案制訂中的狀態,治理完成的有96個,治理中的有203個,未啟動的有449個。在只剩下一年多治理時間的“副省級及以上城市”,情況也沒好多少。北京61條黑臭水體中只有3條在治理中,其余58條還在制訂方案;黑臭水體Z多的廣東情況略好,廣州和深圳的80個黑臭水體中,有一半正在治理。
“在應急治理階段,應針對黑臭嚴重水體,采取有效措施,生態環境與治理短期內快速緩解和消除黑臭現象?!彼f,可以通過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進入,投加絮凝劑、除藻劑等藥劑快速去除污染物,通過底泥清淤將大量污染物遷移出水體,通過補充地表水或再生水,使污染物質快速遷移、稀釋。在水質改善階段需進一步減輕水體污染負荷,采取工程措施凈化水質,恢復水體景觀功能?!霸陂L效保持階段,需要保證水質有效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的長效性?!?/span>